今天的日子很特別,既逢夏至節氣,又有一場“金邊日食”的重磅天象上演。
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,這也是本世紀唯一一次,在中國可見的恰逢夏至日的日食。
更令人激動的是,中國位于本次觀賞的絕佳地帶,環食帶主要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。如果錯過了這次觀測日環食的機會,你就要再等10年,即2030年,才能在中國境內看到,這次有條件的一定要把握住哦。

本次日環食有什么特點
這次“日環食”又被稱為“金環日食”,非常罕見。為什么叫金環日食呢?因為當日環食發生時,整個太陽的發光面將有99%以上的面積被月球遮擋住環食階段太陽的亮邊就越窄,形成的“金指環”也就越細。這次這樣窄的“金邊日食”,真的十分罕見。

“金邊日食”觀測小貼士
食帶路徑:此次日食環食帶穿過我國西藏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等地,環食帶內可以觀測到日環食。在環食帶中心線附近,食分(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)大多在0.99以上,太陽幾乎全部被月亮擋住。我國境內環食帶之外的地區,可以看見日偏食,且食分較大:新疆地區偏食食分普遍在0.5以上,偏食食分最小的黑龍江漠河,食分也有0.21。

(圖中深紅色線壓到的部分是本次環食帶,本次環食帶較窄,僅20公里。紫線圍住的區域都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。)
日食時間:6月21日14:40,食分將達到最大;初虧時間隨觀測地點由西向東大約在北京時間13:30到15:00之間,日環食發生,即食甚時間,大約在15:00到16:15左右,然后在大約16:20到17:30左右復圓。
觀測范圍:在西藏阿里地區觀測,環食帶寬度只有20千米,在福建和臺灣觀測也只有40千米。
觀測時間:西藏的環食持續時間只有40秒,東部中心線附近的見食時間也不超過1分鐘。
科學減光才能安全觀測
觀測日環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眼睛,雖然日食是太陽整個或者部分被遮擋,太陽光并不是十分刺眼,然而 1%的太陽面積所發出的光比電焊發出的光的亮度還要強,被傷當時可能會沒有感覺,但幾小時以后就會出現不良反映,嚴重者造成永久失明。因此,觀測時一定要用減光裝置。
普通觀測者,可以在市面上買到專門用于觀測日食的太陽觀測眼鏡。這類觀測眼鏡使用時,要注意不要連續直視太陽超過3分鐘,應該在休息半分鐘后繼續觀看。

另外,大家不要使用醫院用的X光片或在玻璃上涂上深色顏料來充當日食鏡,這些自制觀測鏡不但起不到好的觀測效果,防強光的作用也不佳,甚至可能會對眼睛有損傷。
天文愛好者普遍使用的觀測設備是天文望遠鏡和照相機,這些設備能較為清晰地捕捉到日食發生的全過程或拍攝日食照片,但需要給這類設備在鏡頭前增加專業的減光鏡片,否則設備可能會被強烈的陽光損壞。

以下觀看日環食行為不可?。?br/>
1、裸眼直視太陽,易發生視網膜灼傷;
2、不要僅佩戴墨鏡觀看;
3、不要直接透過望遠鏡觀看。
本世紀還將發生的日食時間
環食2030年06月01日,內蒙古根河,黑龍江黑河,伊春,鶴崗,撫遠等地。
全食2034年03月20日,西藏西南部帶食而沒。
全食2035年09月02日,新疆葉城,若羌,甘肅玉門,內蒙古烏海,呼和浩特,河北張家口,北京,天津薊縣,遼寧西南部,遼東半島大部。
環食2041年10月25日,內蒙古呼錫林浩特,通遼,遼寧沈陽,撫順,本溪,吉林通化等地。
全食2042年04月20日,曾母暗沙。
環食2042年10月14日,曾母暗沙。
全食2060年04月30日,新疆喀什,庫爾勒,甘肅玉門,蘭州,青海西寧,陜西西安帶食而沒。
全食2063年08月24日,新疆塔克拉馬干沙漠腹地,哈密,內蒙古霍林郭勒,二連浩特,通遼,吉林長春,延吉。
環食2064年02月17日,西藏東南部,林芝,昌都,青海西寧,甘肅中部金昌,武威,寧夏,內蒙大部,山西,吉林,黑龍江中南部帶食而沒。
全食2070年04月11日,西沙群島,臺南南部上午。
環食2074年01月27日,廣西北海,廣東雷州半島至中部,東北部,江西南部,福建中南部。
環食2074年07月24日,南海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之間。
全食2082年08月24日,曾母暗沙帶食而出。
環食2085年06月22日,云南西雙版納,思茅,個舊,貴州都勻,貴陽,湖南中南部,江西中部,浙江東南部,福建北部上午。
全食2088年04月21日,新疆阿克蘇,庫爾勒,甘肅中部帶食而沒。
全食2089年10月04日,四川南部宜賓,重慶,湖南,江西,福建帶食而出。
環食2095年11月27日,遼寧沈陽,大連帶食而出。
環食2096年11月15日,曾母暗沙帶食而出。
從全球范圍來看:日環食出現的頻率比日全食高。這是因為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(373293公里)小于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(384400公里),因此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于日全食。(綜合學習強國、新華網、央視網、中新網、騰訊網等媒體報道)
各地現場:“夏至日”迎“日環食”(組圖)

↑6月21日是傳統節氣"“夏至”,下午2點45分,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區拍到的日食組照。(國家旅游地理 何華文攝)

↑在拉薩觀賞到的日食(6月21日攝)。 “日環食”天文景觀于6月21日“夏至日”下午在天宇上演。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

↑在拉薩觀賞到的日食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貴陽拍攝的日食天象。新華社記者劉續攝

↑在拉薩觀賞到的日食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北京宣武門附近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北京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發(張燕輝 攝)

↑6月21日在福州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北京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李欣攝

↑6月21日在福州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

↑在拉薩觀賞到的日食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

↑6月21日,在四川省布拖縣城,攝影師在拍攝日環食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

↑6月21日,拉薩上空一架飛機飛過發生日食的太陽。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

↑6月21日,拉薩上空一架飛機飛過發生日食的太陽。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

↑6月21日在四川省布拖縣城拍攝的日環食(多重曝光)。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

↑這是在江西南昌觀賞到的日食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發(吳再忠攝)

↑在貴州貴陽,樹蔭下的影子也呈現出日食的形狀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廣州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

↑6月21日,在臺灣臺東三仙臺風景區,天文愛好者在拍攝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

↑在西藏阿里拍攝的日環食(6月21日攝)。新華社發(戴建峰攝)

↑這是6月21日在臺灣臺東三仙臺風景區拍攝的日環食。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香港尖沙咀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

↑6月21日在北京上空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

↑這是6月21日在北京拍攝的日食。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
現場瞬間:日食現身天宇(組圖)
“日環食”天文景觀于6月21日在天宇上演。環食帶以外的地區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偏食。
以下是在世界各地拍攝的日食景象:
肯尼亞內羅畢


↑ 新華社記者 謝晗 攝



↑ 新華社記者 李琰 攝
泰國曼谷

↑ 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 攝

這是12月26日在泰國曼谷拍攝的日食景象。
當日,一場日環食奇觀現身天宇,這是本年度最后一次日食天象。本次日食的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,經印度南端、斯里蘭卡,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國,最后結束于西太平洋上,這里的人們可以看到美麗的日環食,而環食帶以外鄰近地區的人們只能看到日偏食。(新華社/法新)
來源:國家旅游地理
編輯:馬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