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梧州:“三月三”長洲區學?;顒迂S富多彩(圖)
摘要:國家旅游地理湖南懷化4月3日訊(通訊員 鄧培生)為促進民族團結,傳承民族文化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讓同學們從小接受傳統民族文化的熏陶,在“壯族三月三”節到來之際。
國家旅游地理湖南懷化4月3日訊(通訊員 鄧培生)為促進民族團結,傳承民族文化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讓同學們從小接受傳統民族文化的熏陶,在“壯族三月三”節到來之際,梧州市長洲區學校開展了以“民族團結一家親,壯鄉文化我傳承”為主題的系列活動,帶領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有趣的民族風俗文化。
營造濃厚節日氛圍
長洲區學校利用校園紅領巾廣播站每天定期播放壯族山歌、民族團結歌,宣傳壯族文化習俗;通過學校LED屏、班級黑板報和手抄報等形式營造“壯族三月三”團結和諧喜慶的節日氛圍。
開展爭章活動
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長洲區學校組織少先隊員開展“石榴花”章爭章活動。通過爭章活動,同學們的民族團結意識提高較快,積極開展各項民族團結活動,爭取得到盡可能多“石榴花”章。
主題班會
在“壯族三月三”節到來前,長洲區學校紛紛圍繞“民族團結”這個主題舉行主題班會。在班會上,老師給同學們講民族團結的意義、民族團結的故事以及各民族的語言、服飾、風土人情等,使“民族團結”的理念深深扎進同學們的腦海中。
畫“壯錦”
壯錦是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,其圖案生動,結構嚴謹,色彩斑斕,充滿熱烈、開朗的民族格調,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。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手拿畫筆在畫紙上一筆一筆地畫,同學們是那么專注、那么用情,把民族情傾注在筆端,通過同學們的努力,一幅幅“壯錦”呈現出來了。
齊跳“竹竿舞”
同學們穿著各民族服裝踴躍參加跳“竹竿舞”,在規律的碰擊聲中快樂起舞,你跳罷我登場,一批接著一批,現場氣氛熱烈,一片歡聲笑語。
同唱一首歌
《愛我中華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,同學們耳熟能詳,在老師的領唱下,同學們高歌一曲,用歌聲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團結,把各民族的感情拉得更近,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。
織繡球,做銅鼓
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,用手工織繡球、做銅鼓。一只只繡球、一個個銅鼓像模像樣出現在師生面前,體現了同學們對民族團結的美好愿望。
民族特色美食
在家長指導下,同學們親手制作五色糯米飯、艾糍粑、春茶等美食,將民族文化融入美食的制作過程,讓同學們對民族傳統文化有更深的了解,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開展“手拉手、心連心、石榴花開一家親”活動
新興二路小學少先隊與新疆石河子第十一小學少先隊在“壯族三月三”期間開展了“手拉手、心連心、石榴花開一家親”書信文化交流活動。
在各中隊輔導員的指導下,隊員們滿懷激情地提起筆寫下書信。書信中,不僅介紹了自己和所在班級的生活學習情況,還介紹了自己家鄉民族傳統節日、文化特色,有的隊員還向新疆的小朋友發出邀請,希望疫情散去之后他們來到我們廣西梧州,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。
一封封書信,在兩校隊員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民族團結的種子,滿載著深深的祝福,拉近了遠隔千里之外彼此的心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心愿: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。
這一封封書信,是民族團結的紐帶,寄托著隊員們對民族團結的希望。
通過本次“促進民族團結,傳承民族文化”主題活動,弘揚了民族文化,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、熱愛民族、熱愛生活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,培養了學生熱愛民族文化、傳承民族文化的意識和能力,讓學生在多民族和諧校園中快樂成長。
黑板報
書信
畫壯錦
跳竹竿舞
同唱一首歌
織繡球
做銅鼓
做美食
主題班會
責任編輯:吉中君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