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么完美,要么死亡。
用這八個字,來形容徒手攀巖這項瘋狂的運動,一點也不為過。
徒手攀巖,屬于攀巖的一種形式,一種戶外的極限運動,是指不借助任何輔助工具進行攀登,像個大猩猩一樣蹭蹭往上爬,這樣的運動對攀巖技巧要求極高,同時也是對心理考驗的極大挑戰。
Alex Honnold,一名職業徒手攀巖愛好者。2017 年 6 月 3 日周六上午,Alex僅僅用了3個小時56分鐘,成為世界第一個徒手登頂伊爾酋長巖的人。

(伊爾酋長巖)
酋長巖是全世界最難攀登的一座山,高916米,幾乎TM的就是一堵垂直的墻。在Alex之前,沒有人徒手攀登過酋長巖,因為這和自殺沒什么區別。
Alex徒手攀登酋長巖的整個過程,被攝影師全程記錄下來,拍成了一部紀錄片,名字叫《徒手攀巖》。
該片獲得2018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,還有一大堆其他獎項。
Alex這個人有點怪異,大腦杏仁核接受刺激的程度,比正常人高很多,也就是說正常人覺得刺激的東西,他無感。
只有攀巖,讓他覺得生活充滿了刺激和快樂。徒手攀巖,才會是讓Alex興奮不已,讓他覺得這才是生命的意義。

(Alex)
他幾乎沒有什么朋友,也不想和任何人說話,大多時候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去爬,性格有點孤僻,情緒幾乎沒有什么跌宕起伏。
成名之后,寫了本書,叫《孤身絕壁》,在簽售會上,邂逅了她現在的妻子桑妮。

她也是一名業余攀巖愛好者,她明白,如果不讓他徒手攀巖,那和讓他去死沒有區別。
很多喜歡徒手攀巖的高手,基本都摔死了。他害怕嗎?他說人都要面對死亡的那一天,只不過時間不同而已。
決定去征服伊爾酋長巖時,大家都認為他瘋了,沒人這么干過。在此之前,也只有帶著繩索的人登過頂,最短的用了3天,最長了用了48天。
電影中Alex攀登酋長巖的過程,我看了好幾遍,每一遍手心都要流一斤汗。
他的生命幾乎是靠他的拇指和腳扣住巖石細微變化的地方。每一步都必須百分百穩定,每一個動作必須都是正確的克服地球引力最正確的方法。
酋長巖有好幾個超級難點,正是因為如此,Alex對這些難點,做了充足的準備,手臂的動作,路線的選擇,腳的著力點,身體的姿勢,等等他都記錄在本子上,刻在腦子里。
極限平板,幾乎90°的立面,光滑無比,只有靠拇指和腳,抓住和踩在巖石細微凸起的地方,需要的是拇指和腳趾強大的抓力。


(極限平板)
怪獸大裂縫,必須把自己的身體塞進去,依靠身體的收縮往上蠕動,相當于一堂糟糕的普拉提課程,非常耗費體力。

(怪獸大裂縫)
巨礫坡難點,這是整個攀登過程最難的地方,最大的boss,Alex帶著繩子經過這里的時候,滑下去很多次。每次看到這里,我都拼住呼吸,感覺他要掉下去,拍攝的攝影師根本不敢看。
耐力角, 需要手臂的力量和耐力超強,用手的拉力撐起身體,一步一步往上爬。

(耐力角)
勇氣,技術,體力,耐力,軀體和靈魂并肩作戰,最終登頂。
成功登頂后,Alex笑著說了一句,I am so delighted.

沒有歡呼雀躍,也沒有潸然淚下,給妻子桑妮打完電話后,繼續開始單指引體向上訓練......
王小波在《我為什么寫作》里說:
有人問一位登山家為什么要去登山——誰都知道登山這件事既危險,又沒什么實際的好處,他回答道:“因為那座山峰在那里?!?/p>
多么霸氣的回答,多么從容的語氣。
想一想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面對的事情,可供選擇的方法實在太多,可供后退的道路也比比皆是,所以我們不去珍惜實現夢想的機會。
而Alex,一旦開始這段旅程,他不能回頭,不能犯錯,不能打瞌睡,不能說今天我狀態不好回去調整一下,都不能,否則就是死亡。
這是真正的向死而生。
他只能一直向上,軀體和靈魂,始終在一條戰線上戰斗,意志和信念永遠不能分離。
我們不妨回憶一下Alex攀登酋長巖的呼吸和表情,雖然急促,但是均勻,特別是到了巨礫坡難點,有可能他知道他可能會摔下去,但表情依然淡定如水。
這是用生命去熱愛,用熱愛去生活。跟他相比,我們遇到的所有困難,算什么呢?
但Alex并不是不怕死,他能夠征服酋長巖,是因為“太怕死”。

否則,每一次訓練后的總結思考,怎么會寫滿厚厚的一個本子。沒有手指引體向上殘酷的訓練,哪來扣住酋長巖光滑表面的勇氣?沒有一顆擺脫恐懼勇往直前的心,又怎么能夠輕易說出“我準備好了”這句話?
只有這樣,才能對得起撐起他夢想的這個軀體。

面對壓力,至少我們可以有其他方式去解壓,要么面對,要么逃避。但Alex,只能面對,無法逃避。而他的面對,一定不是隨便說說,因為從想這件事到成功之前,他用了7年時間,這7年時間里,他面對酋長巖,都沒有足夠的勇氣說自己準備好了。但是,一旦準備好,他絕不會逃避。
因為,那座山峰在那里。
作者:小驢糙米
來源:簡書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來源:國家旅游地理
編輯:馬新